昆山杜克大学“全国鸟撞公民科学项目”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2021年10月11日,北京——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BD COP15)于今日在昆明召开,这是该会议首次落地中国。在为期五天的大会上,各方将聚焦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定新目标。在会前举办的CBD COP15非政府组织平行论坛上,“生物多样性100+案例”全球征集活动结果正式揭晓。由昆山杜克大学李彬彬教授项目团队申报的“全国鸟撞公民科学项目”成功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生物多样性100+案例”全球征集活动由《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筹备工作执行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主办,于7月20日—9月7日开展案例征集工作,共收到七个大洲26个国家的196个单位申报的258个申报案例。“全国鸟撞公民科学项目”与“蚂蚁森林”、“ 新疆天山东部志愿者联动社区的雪豹保护示范项目”等6个案例一同被评为“公众参与”类型的典型案例。

       自2019年起,李彬彬教授就带领昆山杜克大学的学生们开始了校园鸟撞的调查。在分析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项目团队在校园鸟撞发生频率较高的学生宿舍玻璃回廊处张贴了防鸟撞贴纸。半透明的贴纸不仅有效减少了鸟类撞击玻璃的频率,更为宿舍回廊增添了一份趣味。与此同时,项目团队还与学校艺术专业的本科生合作,对另一处鸟撞高发区——校园湖心亭进行了装饰布置,以期增强鸟类对玻璃的辨别能力。此外,项目组还影响了二期校园的设计,主要体现在减少大面积玻璃幕墙的使用、对大面积玻璃幕墙采取特殊处理、对连廊部分进行针对性设计三个方面。

2021年春季起,昆山杜克大学同CYCAN、成都观鸟会、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守护荒野、自然之友、上海自然博物馆、红树林基金会等机构合作,鸟撞项目开始推向全国。春季调查有效累加调查天数为3157天,共调查6677天*楼,记录到39次鸟撞事件及42条调研外的随机汇报鸟撞记录,未来将会有更多更全面的全国鸟撞调查结果展示。

      本次“生物多样性100+案例”中,除鸟撞项目外,“中国大马哈鱼社会公益型保护地”与“宝洁践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项目,也都有昆山杜克大学环境政策硕士项目毕业生的参与。